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特别顾问祁俊开启金手指奖 荣膺2021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金手指奖的山推SD90-C5型履带式推土机,是全球最大在产在售900马力推土机,打破国外产品市场垄断。
附表1 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 附表2 2021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中国、美国和日本入榜企业的销售额以及在50强总销售额中的占比 附表3 2021全球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制造商5强榜单。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的亮眼表现,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新冠疫情有效而强力的控制,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的恢复。
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全球排名和规模稳健上升的背后,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壮大。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分别位居全球第4、第5位,柳工位列第15位;中国最大的专业化设备制造商——铁建重工挺进全球30强,且营业利润率位居全球第一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分别位居全球第4、第5位,柳工位列第15位;中国最大的专业化设备制造商——铁建重工挺进全球30强,且营业利润率位居全球第一。掘进机堪称工程机械产品中高端设备的代表。全球范围内,中国流派工程机械产品在一带一路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甚至成为诸多地区用户的首选,并正在被欧美高端市场接受。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掘进机市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又一亮丽的名片。最后,衷心希望用户朋友们在未来促进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继续发挥市场引领作用,继续支持中国自主品牌的BICES展会,共同搭建工程机械行业产需衔接、技术交流、新技术推广的高水平交流平台。
鉴于此,BICES 2021预计有2000家全价值产业链的行业企业参与展示,全部展览总面积预计超20万平方米。为此,经组委会慎重研究,决定在BICES 2021已设十三个展区的基础上,再单独增设租赁展区。因此,中国工程机械租赁市场空间巨大,但随着租赁业的发展,对租赁设备的全流程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拜访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施工企业和大用户单位,在重点地区组织召开用户座谈会并现场邀约,并通过你们的影响,以点带面,BICES 2021展会争取组织亲临现场的有效观众突破20万人次。
BICES作为展示工程机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法的大舞台,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工程机械展会之一。二、围绕为展商观众创造更多价值的各项活动筹备进展顺利。
下面我就自上次媒体座谈会以来BICES 2021筹备工作有关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再向大家做一汇报。基于对BICES北京工程机械展五大优势和历届参展效果的认可,以及新冠疫情防控的良好预期,BICES 2021受到了行业企业的追捧和热情参与,全球工程机械50强前列的企业多数已经报名参展,有的也已经进入审批流程;行业专业化服务企业、高端零部件和重点配套企业悉数计划参展;已报名展商中尤其是国内外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在上届大面积展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展示面积。为凝聚行业力量和社会共识,在展会期间我们将举办一百多场会议、论坛和现场互动体验等特色活动。我们希望通过租赁展区的设立,能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国内外租赁领域的最新技术及成果,加强租赁行业各环节及上下游互联互通,推动高效、节约型经济模式,助力租赁行业全产业链优化、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没有广大用户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厚爱,就没有中国工程机械能与世界知名品牌同台竞技的今天。协会会长苏子孟、秘书长兼北京天施华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简称展览公司)董事长吴培国、副秘书长兼展览公司总经理吕莹、副秘书长王金星、副秘书长尹晓荔、副秘书长严建国、部分在京用户单位代表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雪松、物资装备部部门经理吴金海、中国铁建运营管理部设备物资处高级工程师张宏成、中国铁建设备集采中心主任助理孙健峰、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高级经理姚道雄、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设备运营事业部总工程师崔云飞、设备运营事业部设备部经理李新生、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国杰、中石化重型起重运输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忠、生产管理部经理陈文清、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部部长王斌、孙冀、机施事业部总工张希望、北京城建华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资源化分公司总经理陈玉芳、设备经理张演刚、中建科技北京公司物资管理部经理李楠、租赁公司代表众能联合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大区总监郑艳伟、卡纳磨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场与营业本部部长郇恩年、部分用户协会代表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文静、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吊装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孙海涛、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闫反有、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王志豪、部分用户媒体代表《交通建设与管理》杂志副总编辑马丽、建筑杂志社主任王达、水利发展杂志社主任郭春林、《有色金属(矿山)》杂志主任鲁进、协会分会代表工程机械租赁分会秘书长李涵兵、工程起重机分会秘书长张剑和展览公司副总经理夏韦等四十多人出席了此次活动。让我们共同努力,和广大展商、媒体朋友及行业同仁们一起,在2021年9月14-17日的北京,共襄这一行业盛举!。展会设立的科技创新成果展区、绿色发展主题展馆、大国重器主题展馆、高端配套件、强基工程主题展馆、智能化及互联互通主题展馆等十三大特色主题展区目前也基本成型。
各位用户朋友,一个展会要取得圆满成功,关键在于广大用户朋友的积极参与。其中科技创新成果展区是在2019年成功举办七十周年发展成就展的基础上,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在有关部门和用户的支持下,坚持创新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成果,其中很多产品与技术获得了国家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是工程机械行业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次展示也是向有关部门和用户的一次集中汇报。
在展会期间,我们还将组织用户单位和展商的闭门交流活动,营造更直接深入的互动体验技术交流。主要展示范围为: 可租赁设备(工程机械主机、发电机组、物料、工程车辆、施工设备等)、租赁公司、租赁技术开发/培训/软件管理等经营管理支撑体系、融资租赁相关机构和服务企业、互联网公司等。
同期,组委会将组织建筑施工租赁安全专家讨论会、国际租赁产业大会暨中国工程机械租赁业年会、制造业营销模式创新与租赁业高端对话、第七届国际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峰会等活动;并配套选树BICES 2021 与租赁有关的最具影响力品牌奖、 最佳管理奖、优质服务奖、技术创新奖和明星产品奖等。今天我们召开用户座谈会,既标志着将全面开启BICES 2021用户和观众的组织工作,更主要的进一步听取大家对展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能更好的结合广大用户和建筑施工设计领域对工程机械新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国家骨干大型工程承包商、施工单位、租赁公司和工程公司等技术优势,引导工程机械展商按需参展,满足国内外工程建设新需求,全面提升展会参展效果,努力将BICES办成对展商和用户、观众最具价值的行业盛会。三、增设租赁技术与装备展览专区及相关配套活动。刚才苏会长就行业十三五完成情况、十四五行业发展规划、2021年一季度行业形势以及BICES的历史向各位朋友做了介绍和回顾。另一方面,从施工用户单位内在要求来说,国内目前出现了施工用户单位在加速资产轻量化,优化设备资源配置,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情况下,更多的把设备需求从采购转向租赁。目前已落实的有BICES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奖、产品质量奖、用户满意奖评选,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排放标准解读与技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工程机械产业链峰会、中国建造科技创新大会中国建造创新论坛、世界工程机械智能大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工程机械国际合作论坛、第三届中非工程机械合作发展论坛、全球塔式起重机峰会暨中国塔机租赁商100强大会、全球高空作业设备峰会暨中国租赁商100强大会、第二届国际产能合作境外承包工程与工程机械合作论坛暨丝路中心领军人才走进BICES 2021、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互联网大会暨品牌盛会等众多会议及活动,我们欢迎用户单位积极参与。
同时,我们还在筹划如何更好的为中小展商提供增值服务的系列方案,以帮助具有专特精技术和产品的中小展商,通过BICES 2021的平台展示成果,并与广大观众朋友进行交流。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兼北京天施华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培国 协会秘书长兼展览公司董事长吴培国在座谈会上作《BICES 2021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同期租赁展区蓄势待发》主题讲话,以下为讲话实录:尊敬的用户单位、用户协会、用户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专题召开BICES 2021用户座谈会,目的是向各位用户朋友介绍行业发展情况及BICES 2021筹备工作最新情况,听取大家对BICES 2021以及对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欢迎广大租赁企业、租赁技术及服务企业和租赁产品提供商积极踊跃借助BICES 2021平台来展示、交流。一、BICES 2021展商报名踊跃,展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值得期待。
广大用户朋友一直以来对BICES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不但为展商通过BICES平台提供了很多商机,同时,也为展商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主要关联性行业:农机、商用车、物流、建筑施工(脚手架、模架、施工辅助设备等)建筑生活类辅助医疗设备等。
截止目前展商报名数量和面积均大幅度超过上届同期,已经报名参展的面积达到了上届展会的80%以上。一方面目前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全球市场规模超过400亿美元,约相当于工程机械总产值的25%,在发达国家,通过租赁形式提供给市场的工程机械占市场的65%,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销售途径,而中国是全球工程机械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中国工程机械租赁市场综合渗透率不到10%,目前设备租赁企业数量虽已超过11500家,但规模普遍较小,以中小型租赁企业为主,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程机械专业租赁企业不过百余家,与国际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宽广的视野、长远的眼光、深邃的思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柳工坚持科技创新步伐(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破除机制藩篱 打通创新血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需要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融入全球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我国制造业发展情况。
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连续6年保持40%的增速。此后历经风雨沧桑,柳工集团深耕技术创新,遵循全面国际化、全面智能化、全面解决方案战略,目前已拥有13大类32种整机产品线,其中装载机全球销量第一。
第一辆国产汽车、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炉沸腾的铁水……从零起步、由弱到强,从加工制造到自主研发,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制造不断向世界展示新姿态。他指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近年来的国内考察中,总书记经常深入制造业企业调研,进车间,看产品,听介绍,详细了解相关企业改革发展创新的最新进展。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策划:霍小光统筹:车玉明、王军伟、刘铮、王绚主笔:王希、卢羡婷视觉 | 编辑:杨文荣、吴晶晶、包昱涵、唐兴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社广西分社联合出品。柳工挖掘机装配车间(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自1958年建厂以来,柳工集团始终是改革创新的先行者。
这家企业用自身实践证明,敢于创新、有能力创新,传统产业完全可以迈进先进制造业行列,也证明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就能打通创新血脉,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总书记对企业提出了殷切期望,也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去年12月,柳工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坚实一步,成功引入7家战略投资者,并探索开展骨干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国企高管市场化和职业化改革,发展动力、创新实力有望进一步提升。